2022年,学校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以办好人民满意教育为目标,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国际合作交流等方面取得显著成绩,学校综合实力和核心竞争力持续提升。
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党建工作取得新成效。学校党委围绕宣讲巡讲、研究阐释、贯彻落实等方面制定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实施方案,开展系列主题教育活动,书记、校长带头宣讲党的二十大精神,十余位校内校外专家学者、党的二十大代表等在线上线下广泛宣讲,在主流媒体积极发声,全校掀起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热潮。扎实做好巡视整改暨教育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整治,开展作风建设专项行动和清廉学校建设。领导干部建言资政作用进一步凸显,马万清同志当选省政协第十三届委员会常务委员,王海燕同志为西安市十五届政协委员,邓咏梅同志为省十三届政协委员,夏蔡娟同志为省十四次党代会代表。2个党支部获批教育部第三批“全国样板党支部”,1个学院党委获批省委教育工委第三批“全省标杆院系”。选优配强干部队伍,全校共调整提任处级干部132人。学校连续五年获“双百工程”先进单位,获省级参扶单位驻村联户扶贫工作优秀单位。
坚持以“双一流”建设为引领,学科建设跃升新高度。强化“十四五”发展规划“11584”战略目标对标意识,绘制学校发展“施工图”,凝练“纺织+”“设计+”“智能+”交叉融合方向,深度建设博士授权点,学科建设整体实力和学科水平大幅提升。学校“工程科学”学科首次进入ESI全球排名前1%,5个学科、2个专业学位类别(领域)在第五轮学科评估与全国专业学位水平评估中上榜,纺织科学与工程学科进入B类,参评学科的上榜率为50%,学校排位进入前40%学科数首次实现零的突破。
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教育教学水平实现新提升。积极推进“双万计划”,加强一流专业建设,新增3个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点和4个省级一流专业建设点,现有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点11个,省级一流专业建设点14个。1个专业通过工程认证,4个专业顺利完成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专家组考查。获省级教学成果奖特等奖1项、一等奖1项、二等奖4项。获批陕西省创新创业教育实践基地1个。获第八届“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国家级三等奖1项,省级金奖2项,银奖11项,铜奖13项。学校艺术类竞赛获奖位居全国前10%-15%、省级前三;机器人相关学科竞赛位于全国TOP10%—15%。获批大学生创新训练项目150项,其中国家级52项,省级83项,首次实现全校各专业全覆盖。获第十一届“挑战杯”陕西省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中金奖1件、银奖3件、铜奖7件,学校获“优秀组织单位”。研究生参加各类竞赛获得国家级奖励10项,省部级奖励 15 项。
入驻“秦创原”立体联动孵化器总基地,科研创新取得新突破。学校科研项目层次和经费规模大幅提升,科研到款再次突破亿元;获批省级科研基地(智库)团队6个;成立“柔性电子与智能纺织研究院”。全校共获得各级各类科研成果奖励26项,其中省部级科技奖励9项。1项专利获第二十三届中国专利奖优秀奖,1项获批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重大项目。2项获2022年陕西省科学技术奖,5项获陕西省第十五次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13项获陕西高等学校科学技术奖。成功入驻“秦创原”立体联动孵化器总基地,6位教师作为首席科学家入选首批“秦创原”“科学家+工程师”队伍建设项目;秦创原建设工作及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绩效评估结果再获A等(本科组),连续三年入围“中国高校专利转让排行榜TOP100”;大学科技园被认定为省级大学科技园。承办“2022陕西青年科学家大会”,校长在“第十一届西北联大与中国高等教育发展论坛”作主旨报告。
体制机制创新激活发展动力,人才队伍建设开创新局面。学校坚持“人才强校”战略,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内生发展动力显著增强。2022年引进国家级高层次人才1人,入选俄罗斯自然科学院外籍院士1人,获批省级人才计划、陕西高校青年杰出人才11人。新增三级教授2人。1人获“陕西省先进工作者”,1个团队获“陕西省师德建设示范团队”、1人获“陕西省师德标兵”、7人获评“纺织之光”“桑麻”教师奖、2人获“省级教学名师”、1人获“陕西好青年”,1人获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2人获陕西省青年科技新星,1人获中国纺织工程学会纺织学术带头人,1人获中国纺织工程学会纺织科技成果转化贡献奖。学校获“全省教育系统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单位”,1人获中国侨联第九届“侨界贡献奖”。
筑牢思想政治育人之魂,大思政建设再添新佳绩。学校健全思政工作体系,积极推进“大思政课”建设,马克思主义学院入选省重点马克思主义学院培育单位;1团队获评首批陕西高校思政课省级名师工作室。获批省“大思政课”建设试点项目2项,省“大思政课”建设教学研究项目2项,2人获省思政课程教学标兵,1人获省思政课程教学能手。全面推进“三全育人”,获批教育部“一站式”学生社区综合管理模式建设自主试点单位。完成辅导员队伍配备和入编工作,强化辅导员队伍能力提升,获评陕西省十佳辅导员1人、陕西省优秀辅导员1人。1人获“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2人获“陕西大学生自强之星”。获2022年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全国优秀团队”以及“省级示范学校”等多项荣誉;获第六届中国青年志愿服务项目大赛铜奖1个,入选全国大学生科技志愿服务示范团队1个。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和服务保障,综合改革取得新实效。加大学校基础设施保障力度,深入推进“智慧校园”建设,实现40G校园网主干、10G教学楼互联,万兆教室互通、千兆桌面使用的发展目标。新建标准型智慧教室126间,标准化考场155间。积极推动绿色学校创评工作,学校获评陕西省第一批“绿色学校”。教育强国项目成功获批立项,获得国家专项资金支持,推动金花校区1号楼提升改造,各项工作进展有序。后勤体制机制改革迈出重大步伐,服务保障能力明显提升。深入推进校银合作,“部分领域设备更新改造贷款贴息备选项目”贷款和“设备更新中长期贷款项目”成功获批,为学校“十四五”时期高质量内涵式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成功获批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对外交流合作再谱新篇章。积极推进开放办学,引进国(境)外先进的教育资源,与英国德蒙福特大学合作举办的服装与服饰设计专业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成功获批。取得高端人才确认函和高层次人才签证,引进友好合作院校德国籍专家1名入校工作。积极与友好院校和合作机构对接,新建立合作院校2所,50名学生参加各类交流培训项目。获批“产业用纺织品学科创新引智基地”及“立足西部 服务纺织服装行业——beat365体育官网平台引进国外智力服务站”。
加强共谋合作共赢,校企合作校友交流取得新进展。深化校企合作和供需对接,书记校长带头开展供需走访拓展调查,开展“访企拓岗行动”150余家重点单位,助推毕业生更高质量就业。积极联系对接各地校友、校友企业、爱心人士等,创新捐赠项目,拓宽筹资渠道,学校接收各类防疫物资450万元,教育发展基金会全年接收各类捐赠418万元。成立江苏校友会,进一步完善地方校友会组织;学校机电工程学院96级校友刘昌宏荣获2022年度全国五一劳动奖章;新媒体艺术学院2006级校友张永强作为视频总导演,在人民日报视频客户端发布向党的二十大献礼作品——《新千里江山图》。
统筹安全稳定和疫情防控,校园安全治理迈上新台阶。学校持续优化校园疫情防控措施,坚持疫情防控不松懈、教学科研不停步、改革发展不放松,高标准完成“健康驿站”建设工作,在核酸检测、校园静态化管理、学生返校返乡,特别研究生招生考试工作期间,学校党委科学统筹,成立党员突击队、志愿者服务队,各级党组织充分发挥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疫情防控取得积极成效,管理运行平稳有序。2022年,学校再获陕西省“平安校园”荣誉称号。
路虽远,行则将至;事虽难,做则必成。2023年,学校将以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为主线,扛牢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神圣使命,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五育并举、德育为先,持续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守正创新,踔厉奋发,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学校,谱写新时代教书育人新篇章。
上一条:系列之十一:春光作序从“心”出发 奋楫扬帆勠力启航 以万全准备确保如期安全开学 下一条:系列之九:“研”途送暖 我们守护你的追梦路 beat365官网2023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工作纪实
【关闭】